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刘阳: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助力数据流通利用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4年09月23日 17:31


近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数博会上提出“坚持自上而下设计、自下而上建设,布局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备受业界关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专家谈》栏目开辟“数据”系列专题,本期邀请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为大家解读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发展。


一、什么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在网络、算力等设施的支持下,为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提供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


相比于过去小范围的数据开发使用,大规模的、网络化的数据流通利用主要关注两类应用场景。其一是可信流通,涉及数据登记、授权运营、过程可溯、安全防范等环节;其二是高效发现,涉及精准对接、高速传输、语义互通、智能匹配等环节。


从目前的实践和探索看,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存在四项关键的需求。第一是多元互通,需要能够支持多类数据主体、多元市场参与,推动不同数据平台间的互操作性;第二是广泛流通,还要保障数据即时高效流通利用,才能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创新应用活力;第三是透明监管,需要通过建立完备监管机制,实施数据流通全流程日志记录和审计管理;第四是安全可控,通过集成先进的安全控制与隐私保护措施,维护数据主体权益与市场秩序稳定。


二、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技术路线?

现在有很多好的技术可以去探索。例如:一是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点,能够实现数据要素的确权、数据交易的存证等。二是隐私计算,包括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等,有助于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完成计算任务。三是数据标识,特别是自主身份SSI和分布式标识DID等技术,可以让用户管理自己的数字身份体系,对数据进行注册、解析、发现,实现异构、异域、异主数据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由于这些技术的出发点和关注点都不一样,所以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中,通过对多种技术的组合、优化、调整,又形成了数场、数联网、数据空间、数据元件等整体性解决方案。


三、推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举措?

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秉持开放兼容的理念,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布局,多方共同协作,适度超前建设,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底座。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对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架构设计。在研究中建议综合考虑业务、功能、管理、部署等四个维度。基于以上四个视图,无论采用哪种解决方案去试点探索,目前看大体上都趋向于三层架构,第一层是面向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接入节点,第二层是区域性的功能服务平台,第三层是国家级的统一监管和互联互通枢纽节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主要在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顶层设计,国家数据局将组织研究制定“十五五”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以行业、城市数据基础设施为主体,以企业数据基础设施为有益补充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加强研究,国家数据局正在组织中国信通院等单位编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通过规范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发展愿景和建设目标,凝聚社会共识,明确建设方向。


三是技术试点,目前已经遴选出北京、上海等18个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城市,开展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多项数据可信流通技术路线探索尝试。


四是统筹发展,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部署,也会和网络设施、算力设施、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等统筹考虑,更好地去支持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联系人:

张钰雯

13911369409






校  审 | 谨  言、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孙克:统筹推进数据事业发展,以数据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专家谈



专家谈 · 目录
上一篇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孙克:统筹推进数据事业发展,以数据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信通院CAICT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