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微信产品经理超火Clubhouse体验笔记:我好像中毒了

见实 2022-01-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行者慎思 Author 陆树燊

「见实:私域流量智库、企业增长智库」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每当有新的社交产品推出时,都会引起创业人群(包括投资人和产品经理)的积极尝试。现在,这个最新的社交产品名单上,出现了“Clubhouse”。加上更知名的马斯克的推荐,更让围绕Clubhouse的讨论在行业大火。

这篇体验笔记的作者陆树燊是微信早期成员,现在创办慎思学社。对社交产品有自己的感觉、理解的维度。加上熟悉腾讯各种产品史,也一直在这个领域各种创业,因此会有更专业的味道和判断。见实干脆转载过来,给老铁们做一个参考。全文如下:

最近几天,Clubhouse突然就火了。

先说结论:

1.Clubhouse的产品设计水平非常高,技术、运营能力也是一流;

2.我认为Clubhouse会大成;

3.Clubhouse的成功不会是孤立的,而是一个风潮,还会带来更大的行业变化。


给大家看几张图。这是Clubhouse目前为止的用户增长图,还有全球iOS排行榜的情况。



我单天的App使用时长,完全中毒的。


去年疫情之初,Clubhouse在硅谷横穿出世,还没正式上线,只有5000个测试用户时就拿到了1亿美金的估值。近期估值又涨到了10亿。就在这几天Clubhouse用户数从200万涨到了500万。前天马斯克上来Clubhouse上直播聊天,更是把它推向了舆论的高潮,引来大量新用户。

Clubhouse是社区还是社交?


Clubhouse是一个语音聊天室。所有人只能通过语音交流,不能打字,也不能发图、发视频。就如同它的名字,一个办club(俱乐部)的house,一个社群空间。在Clubhouse里面,用户不需要添加验证好友,只有follow、unfollow和互相follow的关系。用户可以加入不同的club,可以创建和加入不同的room。这些club是长期的,但room是临时的,有点像微信的群,是每次活动的载体。room可以通过预约时间创建活动时自动生成,也可以即时创建。room里面会有几种角色:管理员、讲者(speaker)、讲者follow的听众、其他听众。

room分几种,1是完全私密的,只有参与者加人进来,别人看不见;2是“social room”,即是只有与管理员互相follow的人才能进room;3是完全开放的,room里面所有的讲者的粉丝都会收到通知,都可以进来;4是其于club内部发起的room,只面向club的成员开放。

回到社交和社区的问题。

我们来界定一下,社区(Community)是以内容为中心,平台靠内容吸引人,人围绕内容转。比如知乎,有人提了一个问题,然后所有人围绕这个问题在讨论。

社交(Social Network)是以人为中心,平台最重要的资产是关系链,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组织都是为了人的活跃和留存服务的。

微博就是社交,人在上面关注其他用户,是希望看到Ta后续发的新动态,内容在这里只是促进沟通和了解的一种介质。
微信是通讯+社交。微信的单聊和语音通话是基本通讯工具,但群聊、朋友圈,都是用来促进用户交流、互相了解的渠道。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熟人社交、兴趣社交。

Clubhouse跟微信是类似的。room是临时的,room里面交流的内容甚至是不留存的。留下的只有人和人的连接。所以Clubhouse明显是社交。

Clubhouse为什么会流行?


1、对于社交来说最重要的是关系链。Clubhouse是从美国创投圈开始走出来的,天然有关系链上的优势。早期参与的人质量都非常高的,加上使用邀请制、连坐制进行扩散和管理,使得社群的氛围很好。但这明显不足以解释它的成瘾性。大部分中文用户、日文用户上来之后也不可能去听那些硅谷极客用英文讲技术。所以还有其他的因素。

2、疫情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疫情比中国严重太多了,人的线下活动减少,所以在疫情之后在线视频产品Zoom的股票就一路暴涨,所以很多人选择邮寄选票,那么,这些人被“压制”的沟通需求是需要一个出口的。在美国不只是zoom,Clubhouse、Discord、Houseparty等音视频社交工具都火了起来。这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因为减少外出,人越发孤独,越是孤独,越需要寻找同伴。同样的情况在全球各地都存在,除了中国大陆。但是,在大陆的我们,也还是孤独的吧?

3、简单。我和多位老极客都有一种回归2011年的感觉,感觉在这上面认识很多新朋友,激发了很多探讨交流的冲动。这种感觉当年在微博、知乎、微信的初期都有过,为何在它们之上今天我们会感受不到呢?因为它们现在都太成熟了,太复杂了。这种成熟和复杂并不只是产品本身,还有产品里面的关系和内容,也很复杂了。我们都习惯了朋友圈三天可见,我们都习惯在微博只看不发,我们都习惯在知乎做个小透明。所以过去几年投资人和创业者们都有一个恒久的疑问:下一个微信在哪里?Clubhouse给出来了某种答案。

4、Clubhouse产品设计得好,我们可以更干脆地承认这一点。我和很多做惯了产品蝗虫的朋友都有同感,这次“蝗”很不一样:Clubhouse的各处体验太流畅了,使用起来如丝般顺滑。这种顺滑,从页面交互设计,到语音的流畅度,到运营的规则,都是如此。好的产品本身都是线下体验的一种线上还原。Clubhouse确实很好地还原了我们在线下参加各种会议、聚会的效果,而且这种线上化会让很多原本在线下有表达障碍的人得以更轻松地表达。

5、技术条件和用户习惯的成熟。微信当年很好地把PC版的邮件体验还原到了手机,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个新的体验呢?比如微信曾经考虑很多的手机流量成本问题,现在其实不存在了。

6、“背景音”的需求还有大量的空缺。从各种音乐App,喜马拉雅,到得到App,公众号里面的“夜聊”,还有国内这一两年又开始热火的播客,我们看到大家还有很多需要用声音来填补需求的场景。什么需求呢?我把它统一定义为“背景音”需求。在很多时候我们手头做的事情并不需要用上全部的脑运算量,那么这个时候,总想要有些什么东西来填补。

以前满足这种场景的是肥皂剧,现在就比较多样化了,特别是当大家习惯了用手机kill time之后。比如每天听很多知识付费的内容,看起来我们好像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其实听完也没有什么用处,但它们至少给我们一种自己在努力(消耗脑运算能力)的感觉。所以有不少人上来Clubhouse都说要来听听大佬们的观点,但其实他们来了之后就是听听八卦,杀杀时间,和熟人聊聊天,窥视一下别人在聊什么……过去我们见面,又各自抱着手机;现在我们干脆抱着手机,替代了见面。

Clubhouse跟podcast(播客)的区别?


有不少做播客和听播客的人上来Clubhouse都觉得这像是个播客平台,其实这两者是不同的。我们前面说了Clubhouse本质是一个社交平台,是以人为主的;而podcast是一个以内容为主的形式。

Clubhouse上面当然可以做podcast,但是这两者的关系像是微博之于博客,抖音之于优酷,内容的篇幅是大大的缩小了,创作者的门槛也大大地降低的。变成了一个“内容平权”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在很多论坛里面通常也只有个别人在活跃,大部分人是潜水的。因为内容创作的成本很高,大部分人实际上习惯了作为内容的“消费者”,只看不发,顶多在有感之时发个评论。当初新浪微博把twitter模式搬进中国时,“神来之笔”加上了“转发”功能,让大量只会说“俺也一样”的吃瓜群众有了表达的机会。

所谓内容平权,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份模糊了,内容可能没有原来那么有深度,却变得更加有温度了。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博客,让普通人都能写文章,不再是记者编辑的特权。微博把内容变短,让所有人都能创作内容,而不需要文笔优美。微信朋友圈,鼓励大家发照片而不是发文字,让所有人都能够表达看到的一切,而不需要绞尽脑汁遣词造句,之乎者也。拍长视频是专业人士的特长,但抖音把它控制在15秒内,在这个时长里,普通人都能够用滤镜记录生活……

那么,Clubhouse也相当于是对于播客的一种平权,让所有人都能用声音媒介表达思想。

当然所有的内容平权,在得到更多的创作者、更多的参与和互动的同时,也自然会降低内容的质量,这让很多原教旨主义者都痛心疾首,直呼礼崩乐坏。只可惜技术带来的平权是时代趋势,浪潮滚滚不可阻挡。

对于podcast来说,主要是满足播主的思想表达,追求准备度、流畅度、内容质量。而对社交来讲,内容留存不重要。所以Clubhouse中参与者相对是平等的,追求的也是所有参与者的愉悦,整体氛围的畅快,内容只是产生话题的道具。所以在Clubhouse中进行类播客的活动时,没有录音功能,并且音质相对会较差,主持人容易被听众打断……这都是它的便利带来的副作用。

Clubhouse在中国会如何?


某种程度上,Clubhouse类的产品在中国并不新鲜,从古早时代的在线语音聊天室,游戏公会专用YY语音,微信曾经可以用于群里的实时对讲(现在是共享实时位置),还有果壳网早于Clubhouse就推出来的“递爪”,多多少少都是类似的。很需要注意的一点,为Clubhouse提升核心功能声音服务的声网,就是原来YY团队成员创业的公司。

目前Clubhouse在全球各个地区上线,除了中国大陆。不知道是因为怕中国用户太多使得他们系统支撑不住,还是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微创新力保持敬畏。但这个防备是没有用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是几天后),我们就会见识到了各种中国版Clubhouse了。

而且,Clubhouse目前的简单模式,根本承受不了中国已经非常成熟的知识付费生态、社交电商生态。如果微商们、知识大V们纷纷涌上Clubhouse,也许会给Clubhouse团队一阵社会毒打,让他们重新思考一下运营的规则。

有一些人看到Clubhouse现在的中文圈room反反复复地讨论产品、互联网话题,认为这种场景不真实,我想这个问题在于“内容消费者”。对于一个有人流量的平台,好的内容生产者从来不会缺少,问题出在于我们这些产品蝗虫们身上。我们有生活么,我们有兴趣么?对挺多996的社畜来说,其实是没有的。再看看Clubhouse上各国度真实的用户世界,他们聊得可多样开心了。

这几天在Clubhouse上,我刻意地少和同行们聊产品,聊专业话题,很多时间是泡在海外华人、在华外国人的圈子里面,听听他们的更真实的生活、兴趣的话题。在一个room里面,来自中国南方的我,跟洛杉基、纽约、台北、新加坡的朋友用汉语交流,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种跨空间的灰度地带,有一种真的Cyberspace的感觉。这才是小马哥说的“全真互联网”。

 
「见实推荐」

对了,见实最近一口气约到了19位的私域流量团队,他们将直播深聊私域流量运营的策略制定问题,除春节几天,几乎每天一场,贯穿整个2月。今天(2月4日)晚上20点,小裂变CEO张东晴将在见实私域践行社直播,欢迎扫码一起学习。



↘相关内容推荐:
16大超猛私域案例操盘手总结出这60条运营经验!
十一大行业巨头在用这28种私域打法(附最新白皮书下载)

独家:Soul登上社交APP下载榜首,日活逼近千万
我想,这应该是微信之后的下一个社交产品了!

视频号超级大机会背后的3个洞察

微信广告释放3大增长信号 商业推广产品矩阵全面升级


95后妹子辞职回长沙视频号创业,六个月变现90万

深度:这家公司用视频号把月GMV做到了4000万


微信暗示了3个特别值得留意的新流量来源

张小龙万字演讲说10年产品思考:微信接下来要做什么?


新机会,从“见实”开始生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